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机构设置
现任领导
教学设施
学院风光
地理位置
新闻中心
社院新闻
统战时讯
要闻关注
党建工作
理论学习
党员活动
教学培训
教务管理
教学动态
师资力量
学习体会
科研工作
科研动态
经典论述
科研管理
政策法规
统战文选
文化交流
中华文化
陕西地域文化
智库专家
后勤服务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统战时讯
【纪念宋庆龄同志诞辰130周年】团结奋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2023-01-29 17:25:00
供稿:来源 人民日报
浏览字号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1626
点赞
0
宋庆龄同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是全国各族人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衷心敬爱的卓越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事业的积极推动者、人民政协事业的杰出领导者。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宋庆龄同志紧紧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始终满怀爱国热忱,顺应历史进步潮流,坚决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义无反顾投入中国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事业、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人民幸福建立了不朽功勋,为党的统一战线事业、人民政协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宋庆龄同志以其坚定信念、崇高风范、伟大人格,深受中国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敬仰和爱戴,永远值得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钦佩和怀念。
宋庆龄同志追求进步、立场坚定,永远和党在一起。自投身革命事业以来,宋庆龄同志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内部革命力量中最大的动力”,秉承“永远和党在一起”的坚定信念,坚持与中国共产党同向同行。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她就参与孙中山先生同中国共产党代表的重要会谈,对中国共产党有了初步认识。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宋庆龄同志等国民党左派继续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与蔡元培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营救廖承志、陈赓等共产党员。1935年11月,当得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她由衷感到高兴,特意写信给毛泽东同志以示祝贺。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她坚信“共产党非但没有被打败,反而成了抗日的先锋”,克服被国民党当局监视、打压的困局,从不避讳与共产党人和左翼文化人士一同出席活动,鲜明地表明立场。1949年7月1日,宋庆龄同志发表了《向中国共产党致敬》的热情洋溢的讲话,指出“欢迎我们的领导者——这诞生在上海、生长在江西的丛山里、在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困苦中百炼成钢、在农村的泥土里成熟的领导者。向中国共产党致敬!”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同志始终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道路充满希望和信心,坚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终于会成为全世界的一种通行的社会制度”,“这种社会制度,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也一定会实现。”宋庆龄同志与党的领袖在长期的共同工作中,推心置腹,亲密无间,缔结了牢不可破的革命情谊。她对毛泽东同志十分钦佩,认为他“不但是一党的领袖,并且是全国人民的导师”。党也一向把她视为亲密的战友、同志和可敬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党的高级干部还要向你学习,学习你的革命坚定性”。周恩来同志曾说:“延安的朋友们都惦记着您,感谢您为解放区所作的贡献。”在病危中,宋庆龄同志仍提出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5月,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一致决定接受她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实现了她长时期来的夙愿,这是宋庆龄同志的光荣,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
宋庆龄同志奔走呼吁、团结各方,为党的统一战线事业建立了卓越功绩。宋庆龄同志一生与党的统一战线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统一战线的酝酿、确立、发展、壮大各个时期都以其独特身份地位、崇高威望和号召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早在20世纪20年代,宋庆龄同志就完全赞同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大力支持孙中山先生改组国民党,协助孙中山先生实行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作。孙中山先生病逝后,她继承孙中山先生“和平、奋斗、救中国”的遗志,坚决捍卫新三民主义,促使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继续执行三大政策的决定。九一八事变后,宋庆龄同志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八一宣言”,支持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主张以团结抗日大局为重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与何香凝、冯玉祥等联名提出《恢复中山先生手订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案》,组织保卫中国同盟促进中国抗日统一战线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沟通合作,向同情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和海外侨胞进行募捐,为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赢得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积极努力。全面内战爆发后,宋庆龄同志坚决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支持进步组织和民主力量开展“反内战、反独裁,要团结、要民主”的斗争,发表《关于促成组织联合政府并呼吁美国人民制止他们的政府在军事上援助国民党的声明》,强烈谴责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全面内战,呼吁建立人民民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同志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中“需要集合一切的力量和每一个人的知识。每一个政党、每一个人都可以有所贡献。党派的‘共存’与‘互相监督’、艺术上的‘百花齐放’、科学上的‘百家争鸣’,这一切都意味着各种不同的因素为了国家利益进行真诚合作和有效配合。”她积极发挥朋友遍天下的优势,广泛团结凝聚各族各界人士,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宋庆龄同志率先垂范、为国为民,积极参与人民政协的创建和履职工作。人民政协的创建与宋庆龄同志的名字紧密相联。新中国建立前夕,中共中央就诚邀宋庆龄同志由沪北上参加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毛泽东、周恩来同志在邀请电报中说:“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尽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1949年8月,宋庆龄同志由邓颖超同志等陪同抵达北平,在前门车站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和民主党派负责人迎接,以特邀代表的身份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她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跃进,一个建设的巨力,一个新中国的诞生!”“让我们现在就着手工作,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与富强的新中国,和全世界的人民联合起来,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1954年12月,宋庆龄同志在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上当选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任职期间,她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人民政协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坚持团结和民主,积极引导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切实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为人民政协事业蓬勃发展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她不辞辛劳,奔走城乡,访问工人、农民,阅读报告材料,听取工作汇报,了解到许多具体情况,指出中国“面临着巨大的任务,就是迅速发展我们的国民经济,首先是发展我们的民族工业,以及消除殖民主义造成的经济上停滞落后的状况,以使我们人民能够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享受幸福生活”,提出中国“广大、分散、原始的”农业必须现代化,“‘半殖民地地位的’工业必须转变为独立自主、生产多样化、机械化的现代工业,‘为数少得可怜的’技术人员必须增多”等建议。她关注新中国妇女的健康、福利以及在政治、社会和教育上的进步,关怀青少年和儿童的健康成长,围绕相关问题提出许多真知灼见。她积极开展人民外交,对外广泛宣传中国的政治制度、政策主张,以高超的外交艺术推动国际社会正确了解新中国,架设起中国人民通往世界各国的友谊桥梁。
宋庆龄同志胸怀大局、心系统一,广泛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实现祖国统一是孙中山先生的遗愿,也是宋庆龄同志毕生的不懈追求。无论是艰苦卓绝的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她始终“志先生之志,行先生之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定支持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同志鲜明地表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好多世纪以来一直是如此,这一点已为今天世界上一切明白是非的国家所承认”,还批驳了所谓“停火”“托管”“公民投票”“台湾地位未定”等谬论。1955年周恩来同志在万隆会议上阐明实现和平解放台湾的政策后,宋庆龄同志多次发表文章和谈话,赞同和支持中共中央主张,在《只有一个中国!》一文中严正指出:“中国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人民在1949年10月1日建立的中国。在近代史上,这是第一个真正拥有主权的中国。它充分体现了我们整个民族的意志和愿望。”“台湾和中国其他领土不能任意被装扮成‘第二个’中国。它们必须再一次地并永久地回到我们伟大祖国的怀抱中来,在全体中国人民建设幸福富裕生活的过程中,作出贡献并得到福祉。”1979年,宋庆龄同志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发表的文章《人民的意志是不可战胜的》中发出热切期盼:“三十年了,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国家统一的大业还没有完成,哪一个中国人不应感到身有责任呢?”她深情地表示“我们希望我国全体人民能‘在同一个屋檐下’和睦相处”,真诚呼吁“台湾同胞能同我们一起,共同努力,来进一步发展和壮大革命的爱国统一战线,为伟大的祖国早日实现统一、共同发展四个现代化的建国大业而做出应有的贡献。”她广泛团结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特别是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的故旧友朋,真心诚意地对待海外亲属,润物无声地化解历史积怨,殷切期待国共第三次合作,积极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高风亮节,永垂千古。宋庆龄同志把毕生精力无私奉献给了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骄傲。宋庆龄同志虽然离开我们已经40多年了,但她的革命精神、高尚人格、不朽功勋将永远被中国人民铭记。宋庆龄同志曾充满信心地说:“我衷心地祝愿我国伟大的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不断加强团结,走向更加光辉的前程。”历史长河波澜壮阔,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今天的中国。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今天,我们纪念宋庆龄同志诞辰130周年,就是要继承和发扬宋庆龄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风范和宝贵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齐众心、汇众力、聚众智,以斗争精神迎接挑战,以奋进拼搏开辟未来,以坚定步伐踏上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来源:
人民日报 原标题:团结奋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纪念宋庆龄同志诞辰130周年
作者:
全国政协办公厅
)
【
返回顶部
】 【
内容纠错
】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
上一篇:
王沪宁出席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迎春座谈会
下一篇:
李克强主持召开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会
签收情况
×
序号
所属部门
签收人
签收IP
签收时间
过期时间
签收状态
信息日历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 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84号 电话:029-83690093 邮编:710061 陕ICP备20001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