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教学设施
    • 学院风光
    • 地理位置
  • 新闻中心
    • 社院新闻
    • 统战时讯
    • 要闻关注
  • 党建工作
    • 理论学习
    • 党员活动
  • 教学培训
    • 教务管理
    • 教学动态
    • 师资力量
    • 学习体会
  • 科研工作
    • 科研动态
    • 经典论述
    • 科研管理
    • 政策法规
    • 统战文选
  • 文化交流
    • 中华文化
    • 陕西地域文化
  • 后勤服务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关注

给年轻干部的信丨关于“不想腐”的人性讨论

2023-09-11 18:06:00 供稿:来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浏览字号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1449
点赞
0

各位青年朋友:

    昨天,咱们单位围绕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这一主题,组织青年理论小组进行了讨论。我们都感到:党的十八大之后强力反腐产生多重效应,并在社会各个层面引发共鸣。然而会上也有一些疑问:人性必然趋向于腐败吗?有权力的地方必然有腐败吗?在不敢腐、不能腐初见成效的情况下,“不想腐”这一目标究竟能否实现呢?我想谈一些我的看法。

    有人认为,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不敢腐、不能腐是可能的,但不想腐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很难实现。其实我们不能简单看待权力与腐败的关系。权力不是腐败原因的全部,腐败也不等于政治问题的全部。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腐败,但权力不是绝对导致腐败。有政治品格和道德操守的人,即使在外部监督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也能慎独慎微、清廉自守,古今中外不乏先例。

    从“三不腐”机制的关系来看,既有逐步形成的历时顺序,也有相互促进的共时关联。不敢腐、不能腐为不想腐创造条件氛围,看到太多“不敢”的教训和“不能”的现实,腐败就会被认为是风险概率大于腐败收益,一旦形成社会共识,个人就会减少“想”的念头,条件反射就会成为认知习惯。从畏惧到认同,我认为是存在这样一条现实路径的。

    目前的反腐败工作,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示范作用,让本心趋向于善,为不想腐提供必要的压力和动力。从效果来看,社会各个层面正在从“选择性反腐”的猜测过渡到对“零容忍反腐”的认同,从“于己无关”的看客心态过渡到“反求诸己”的退恭自省,反腐败问题上没有孤岛,没有人可以成为漠然处之的看客。

    今天中国从事的反腐败事业,是放在任何朝代、任何国家、任何制度都理直气壮的事情。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价值不能建立在对腐败的纵容之上,一个不廉洁的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无法立足,一个不廉洁的时代在人类历史上暗淡无光。未来的中国,“不想腐”必将成为根植内心的道德准则,我相信,通过我们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对腐败现象的坚决斗争和持续深入治理,将会在应对腐败这个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的人类社会难题上,不断取得新的治理成效、书写新的中国篇章。

【返回顶部】 【内容纠错】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主题教育有声书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㊻
下一篇: 2023年陕西省第十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
签收情况
序号 所属部门 签收人 签收IP 签收时间 过期时间 签收状态
信息日历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  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84号 电话:029-83690093 邮编:710061      陕ICP备20001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