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教学设施
    • 学院风光
    • 地理位置
  • 新闻中心
    • 社院新闻
    • 统战时讯
    • 要闻关注
  • 党建工作
    • 理论学习
    • 党员活动
  • 教学培训
    • 教务管理
    • 教学动态
    • 师资力量
    • 学习体会
  • 科研工作
    • 科研动态
    • 经典论述
    • 科研管理
    • 政策法规
    • 统战文选
  • 文化交流
    • 中华文化
    • 陕西地域文化
    • 智库专家
  • 后勤服务
首页 >  新闻中心 >  要闻关注

习近平讲述的故事|跨越时空的“模范”

2022-07-19 07:28:34 供稿:来源 新华网
浏览字号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1657
点赞
0
0:53
/5:40

  郝家桥村,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城西南。革命战争年代,它曾是陕甘宁边区的模范村。刘玉厚,是当时村里响当当的模范人物。

  刘玉厚如何把大生产运动搞得有声有色?从“陕甘宁边区‘农村楷模’”到“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郝家桥村经历了怎样的蜕变?本期《习近平讲述的故事》带您踏上黄土高坡,感悟薪火相传。

  郝家桥村位于吕梁山区西缘,地处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延安大生产运动时期,郝家桥村各行各业都有劳动英雄,共产党员刘玉厚就是其中的典型。

  郝家桥村在刘玉厚的带动下,党员群众关系和谐,精耕细作,变工互助,合理安排生产,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都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郝家桥村的经验迅速在绥德分区全面推广,全区掀起了“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的高潮。

  2015年,曾当过兵的刘振喜接过了郝家桥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刘振喜带领村干部分片开现场会、挨家挨户进门走访,最终啃下了集体经济改革这块“硬骨头”。

  2018年,村里成立了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将全村所有荒地、坡地流转至村集体经营,逐渐形成了集山地苹果、温室大棚、光伏发电、舍饲养殖、乡村旅游为一体的产业体系。2020年,郝家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543元,全村实现整体脱贫。

  郝家桥人始终勤劳奋进、开拓创新。在新征程上,郝家桥人将赓续红色精神,敢为人先、奋力拼搏,绘就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

  总监制:袁炳忠

  监制:刘刚

  出品人:孙志平

  制片人:樊华、张平锋

  统 筹:韩珅、王志斌

  编导:李俞辉、阮帅

  记者:陈昌奇、吴鸿波、王承昊、祖诗琪

  包装:夏勇、张澜涛(实习)

  海报:王艺璇(实习)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新华通讯社出品

【返回顶部】 【内容纠错】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新疆的未来一定更美好————国际社会积极评价新疆建设发展成就
下一篇: 近镜头 | “大家一起加油!”
签收情况
序号 所属部门 签收人 签收IP 签收时间 过期时间 签收状态
信息日历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  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84号 电话:029-83690093 邮编:710061      陕ICP备20001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