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主题: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一)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筑牢深厚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征。中华文明在长期演进过程中,铸就了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二)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厚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一)坚持“两个结合”。“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在“两个结合”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三)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一)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推动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法治建设、文艺创作、生产生活等各方面。
(二)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强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等的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把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宣讲稿:“沉寂老街”的华丽转身
陈勇
未来,文昌里也必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继续书写新华章。(作者系中共抚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宣讲稿:非遗焕新颜 绽放新时代
王兵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为本、薪火相传,在活态传承中有效保护、在有效保护前提下合理利用。相信从时光深处走来的非遗定能更好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绽放出更加迷人的时代光彩。(作者系中共晋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