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西安冰雪尚未消融,古城墙火红的灯笼却已映得人心暖意融融,2月6日,灿烂的烟花再一次照亮古城,既是庆祝元宵节的到来,又像是在欢迎来自世新大学、东吴大学、圣约翰大学等16所台湾高校71名师生组成的“台湾大学生中华文化研习营”来访。受海协会委托,陕西中华文化学院进行了为期8天的全程接待,安排了内容丰富的活动使台湾师生的中华文化研习之旅圆满愉快。
感受唐韵
为使台湾师生充分体验大唐文化,陕西中华文化学院特地将开营仪式安排在北城门瓮城内,并用大唐迎宾式迎接学生入内。2月7日早晨,台湾师生被引领至雄伟的西安古城墙北门外,伴随着雄浑的大唐乐曲,朱红城门缓缓开启,历史之门仿佛就此打开。身着金盔铁甲的威武军士手执仪仗兵器列队出迎,掌灯仕女引领文臣武将和多国使臣依次迎出城门。在礼官、使臣“恭请贵宾入城”的呼声中,研习营的师生们依次进入瓮城,仕女们向每位营员发放象征走进千年古都的“金钥匙”、颁发象征游览三秦大地的“通关文碟”,并加盖朱红城印。来到皇帝驾前,帝后雍容,文臣潇洒,武臣威严,轻歌曼舞,杂耍表演,时空仿佛回到了一千多年前,营员们缓步进入历史文化殿堂,感受迎接尊贵宾客的独特礼遇,身心融入中华民族怀抱。
晚上,学员们来到陕西歌舞大剧院,欣赏仿唐歌舞表演。大型歌舞《华清宫》、《大唐礼乐》庄严恢宏,一展盛唐泱泱国风;《霓裳羽衣》、《金刚面具》,文舞武舞复见大唐文艺繁荣;《踏歌》、《白纻舞》中女演员眼波流转,柳腰婀娜;乐器表演中排箫婉转清越,唢呐诙谐幽默。精彩纷呈的演出赢得了学生们久久不息的掌声。
文化研修
为了突出研习营的“中华文化研习”主题,系统介绍陕西历史兴盛时期的至高性和历史发展脉络的完整性,学院特意安排了著名专家学者,为研习营进行“中华文化”、“陕西文物与历史”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唐史专家、陕西师大历史系杜文玉教授剥开层层历史迷雾,为大家解开了玄武门之变的疑团,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剖析了杨贵妃东渡扶桑之说的不合学理;原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民革主委陆栋教授通过家族的变迁来解析大陆、台湾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课程结束后,同学们还提出了诸如何为信史,如何辨别史料真实性等颇具专业水准的问题,令大陆教授不禁感慨台湾大学生的思辨能力之强和学识修养的深厚。世新大学沈超群老师说,小时候读唐诗,只觉唐诗美,听了大陆专家的讲课,才发现唐代的历史更美,同时也纠正了自己对部分史实的误解,是难得的一课。
三秦揽胜
陕西历史渊远悠久,十三朝古都遗迹星罗密布。陕西中华文化学院精心安排了探寻中华文化的寻根之旅。黄帝陵前,古柏参天,在神圣的中华儿女始祖陵前,台湾学子们欣喜地发现了自己的姓氏图腾,虔诚地献上心香一柱;秦始皇兵马俑气势磅礴,兵俑军阵秩序森严,秦王一扫六合、雄霸天下的气魄令学生们无不啧啧称赞;大慈恩寺监院带领台湾大学生们漫步菩提树下,环绕大雁塔,娓娓说道玄奘生平;驻足碑林博物馆名家碑刻前,爱好书法的同学一笔一划描摹古代书法家笔迹;华清池畔,亲手感受温泉水温,齐诵《长恨歌》中的绮丽诗篇,“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 滑洗凝脂”。此外,学生们还目睹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秦砖汉瓦,沐浴着夕阳,徜徉于钟鼓楼之间,想象着暮鼓晨钟回声之悠远。东吴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游向昀在参观完景点后激动地说到,自己在历史课本上学过的东西如今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自己深切体会到中华文化五千年的根就在西安,台湾和大陆传统文化同根同源,血脉相连。而台湾圣约翰大学应广辉教授在看完明城墙后激动地说,保留得如此完整的城墙不仅是西安的骄傲,也是全中华民族的骄傲,理应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品味秦风
在闭营仪式上,陕西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辛建民填词一首,“饺子宴,西凤酒,风味小吃,把嘉宾宴酬。”有同学称,这一次陕西大陆行,堪称一次饕餮之旅。中华文化学院安排了饺子宴、同盛详关中小吃宴、临潼六国宴、陕北粗粮宴等特色菜品盛情款待。饺子宴上,十余种馅包成的饺子造型各异,大眼金鱼、金黄小鸟、戏水鸭、憨青蛙、翡翠白菜、油亮核桃,每一道饺子端上来,同学们都不约大呼惊叹,像鉴赏艺术品一样逐一拍照,欣赏良久后方才动筷。百年老店同盛祥内,同学们眼巴巴瞅着桌上摆满了陕西凉皮、蜂蜜粽子等一道道诱人小吃却不能动筷,原来,大家按照指点,一个个正忙着将碗里的干饼掰成绿豆粒大小的碎馍!待到热气腾腾的泡馍终于端上来时,大家纷纷感慨,自己动手,“老陕”泡馍的味道就是香!一路上,同学们了解了“陕西十大怪”的风俗,喜欢上了油泼辣子,学会用陕西话说“西安美得太”,爱不释手关中皮影剪纸和泥塑,集体要求导游秦腔吼起来,大家似乎完全接受了陕西民俗。
红色寻访
“这里怎么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啊……” “延安不是光秃秃的、只有几孔破窑洞的黄土高坡吗?” 在2月11日到达延安后,台湾师生们发出种种疑问和感慨。
为使台湾师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光荣革命历程和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了解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陕西中华文化学院安排了延安红色之旅。大学生们参观了枣园、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一系列珍贵的图片和实物资料展示了共产党艰苦奋斗的革命史,使台湾大学生明白了什么叫“小米加步枪”,对照历史,再看如今的延安,城市繁荣,高楼林立,绿化覆盖率高达37.7%,台湾大学生们重新用一种敬佩的眼光打量这座现代化都市。世新大学的郭力君同学说,以前对延安的艰苦条件有所耳闻,所以脑海中一直停留着原始落后的印象,今天看了纪念馆,发现当时艰苦程度已超乎想象,不得不佩服共产党的吃苦精神,再看如今延安城市发展,更觉彼时的艰苦历程意义重大。
交流联谊
“滴血认亲太无理,拆散夫妻没来历……”“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咦……”又是秦腔又是周杰伦,现场好不热闹!这是在与陕师大同学的联欢会现场,2月10日下午两点,台湾大学生中华文化研习营师生与陕师大部分同学的座谈联欢开始。东吴大学、世新大学、陕西师大的三名主持人充分调动现场气氛,两岸同学各展所长,舞蹈、乐器、戏剧、流行歌曲、游戏,同学们自发准备了很多节目,直至下午六点,大家还意犹未尽。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带动全场,大家不约而同齐声歌唱,歌声跨越了两岸的距离,年青的心越靠越近,友谊的线越拉越紧。台湾大学的廖韦菁同学说,在大陆结识了这么多的好朋友,相信友谊的纽带会将两岸紧紧联结,大陆和台湾的未来一定会更好。
在2012年的台湾大学生中华文华研习营闭营仪式上,海协会联络部张娟副主任在总结发言中说,台湾大学生中华文化研习营活动,不仅有利于两岸青年之间的了解与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和合作,更有利于台湾青年亲身感受两岸同胞同根同源的历史文化和祖国大陆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增进对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希望大家以此为契机,携手并肩,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