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7日,陕西社院教务、教研支部积极响应院党总支号召,一行14人赴长安区开展“迎接十八大,保持纯洁性”教育实践活动。
17日上午,阴沉的天气阻挡不了支部人员火一般的学习热情,大家欢声笑语、引吭高歌,来到了西安市统战系统服务科学发展实践基地——长安区杨庄。在杨庄街道办书记的陪同下,大家了解了西安市统战系统为服务科学发展大力支持和协助长安区杨庄乡引进项目、建立基地的情况,参观了宏府集团都市现代农业观光园中生机盎然的葡萄园,目睹了杨庄街道井然有序的规划、风格统一的民居,看到了展示板上杨庄乡科学的未来规划分布图,站在“西安市统战系统服务科学发展实践基地”纪念碑下,我们体会到到西安市统战系统充分发挥统战资源优势,服务社会,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进而联想到做为统战系统一员的我们,大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大家纷纷表态,我们也应为民服务,创先争优,通过不同方式为科学服务社会做出贡献。
离开杨庄街道办,支部成员前往秦岭山脉中的太兴山攀登游览。大家共同领略了太兴山山明水净、色彩斑斓之“数树深红出浅黄”的初秋景色,在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余诗兴大发,这边高颂“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那边用毛主席的词唱和“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欢笑声此起彼伏。在这次登山活动中,大家既锻炼了体魄,又被秋天炫烂的美景感染进而激发了乐观向上的豪情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
最后,大家来到南五台山脚下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徜徉于古朴典雅的明、清建筑中,历史的画卷向我们缓缓展开,门楣影壁等随处可见以儒家伦理道德、富有寓意的吉祥风水文化为主题的砖雕,其构思精巧、技艺精湛,内容与工艺无不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8600余根造型各异的拴马桩用凝固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璀璨的古代民间石雕艺术,辈辈封侯等以动物为譬喻的手法展示了封建社会人们对于功名的汲汲以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现场表演,用最原始粗犷的形式再现关中质朴民风;历代民俗器物展中精巧的三寸女鞋,见证了中国妇女千年来遭受的非人折磨,女同志们从今昔对照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党领导人民推翻封建社会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务、教研支部的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院党总支所指示的“既要注重传承,以要积极创新”的原则,在借鉴相关单位先进经验、走进大自然释放身心、探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系列活动中,我们追昔抚今重塑民族自豪感与历史使命感,我们在自然环抱中深刻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继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将不断按照党的要求认真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向十八大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