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至24日,全省“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培训班在安康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全省各级工商联负责人及基层商会代表共50人参训,通过“专题授课+实地研学+案例研讨”三维赋能模式,深入研学新时代民营经济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及基层商会改革路径,为推进县级工商联建设提质增效注入新动力。
专题授课强基铸魂 深学笃行锻造本领
培训紧扣基层工商联履职核心,精选市委党校专家领导、教学骨干,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转化、民营经济服务能力提升等主题,开设《以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提升领导力与执行力》、《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等精品课程。课堂上,授课领导以“你认为提升领导力的关键是什么?”等开放式问题切入,通过案例剖析、互动研讨,引导学员在思想碰撞中 深化对理论政策的理解。参训学员表示,课程既接“天线”又通“地气”,为破解基层工作难题提供了方法论指引。一答一问间,既是师生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也是市委党校互动式教学改革的生动实践。
实地研学问道发展 解码乡村振兴“安康样本”
培训期间,学员先后走进平利县蒋家坪村、汉滨区忠诚农业园区等实践教学点,沉浸式感悟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安康答卷”。
在蒋家坪村,老支书罗显平动情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的殷切嘱托,详细介绍该村以“茶旅融合+生态经济”实现从贫困山村到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的跨越历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盘活了万亩茶园,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了幸福靠山!”参训学员在千亩茶山间触摸“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实践伟力。
聚焦基层商会改革。先后调研平利县长安镇商会、城关镇商会等基层商会工作,考察全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项目,并召开全省乡镇、街道商会建设经验交流会。城关镇商会“网格化企业服务”、恒口示范区“产业链商会联盟”等案例获得高度评价。陕西省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宏伟强调:“乡镇商会要当好民营经济‘娘家人’,在政策落地、资源整合中发挥枢纽作用,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生力军。”
走进忠诚村千亩设施蔬菜基地,跨村联建的“支部联建、产业联营、人才联育”三联机制引发热议。村支书现场演示“红色党旗引领绿色发展”创新路径:通过党员技术骨干结对帮扶、联村共建智慧农业大棚,带动周边3个村实现年均增收节节高,生动诠释组织振兴与产业振兴的同频共振。
链式研学探路产业蝶变 触摸毛绒玩具“安康奇迹”
在恒口示范区毛绒玩具文创产业五大中心,学员们见证了“小玩具”撬动“大产业”的传奇:从创意设计、智能生产到跨境电商销售,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5.08亿元,带动就业4179人。生产线上,工人们正赶制一批发往欧洲的订单,而隔壁电商直播间里,主播用多国语言推介“安康制造”潮玩。“从代工贴牌到原创IP孵化,这里每一步转型都是县域特色产业升级的教科书!”一位学员在观摩后感慨。指触之间展现的是安康毛绒玩具产业从“零星试点”到“遍地开花”的华丽蝶变。
淬火砺剑再出发 谱写民企服务新篇章
交流研讨中,学员代表用“思想破冰、视野突围、行动蓄能”总结学习收获。省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通过“学、思、践、悟”闭环设计,推动参训干部将“安康经验”转化为破解县域民营经济堵点的实招硬招,为全省“五好”县级工商联创建注入新动能。未来,陕西省工商联将持续深化培训成果,以基层商会组织为支点,构建“政策惠企、服务暖企、创新强企”生态体系,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民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