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教学设施
    • 学院风光
    • 地理位置
  • 新闻中心
    • 社院新闻
    • 统战时讯
    • 要闻关注
  • 党建工作
    • 理论学习
    • 党员活动
  • 教学培训
    • 教务管理
    • 教学动态
    • 师资力量
    • 学习体会
  • 科研工作
    • 科研动态
    • 经典论述
    • 科研管理
    • 政策法规
    • 统战文选
  • 文化交流
    • 中华文化
    • 陕西地域文化
    • 智库专家
  • 后勤服务
首页 >  文化交流 >  中华文化

深刻理解坚定文化自信的理论意义

2017-06-30 15:43:08 供稿:蓬瑶
浏览字号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3695
点赞
0

 

深刻理解坚定文化自信的理论意义

                     (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网)

 

观点提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系列论述,是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重要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系列论述,是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而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什么样的文化自信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重大问题,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彰显了我们党鲜明的文化立场,不仅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而且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重要成果,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

  第一,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人类历史上,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将文化置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实现了人类文化观念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文化既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等条件的产物,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意识形态性质。中国共产党人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文化自信的系列论述与之既一脉相承又开拓创新。在“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更加突出文化对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的能动作用,强调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决定的;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格局中,更加突出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强盛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作用,强调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标识,“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在利益多元、观念多样、思想多元的复杂局面中,更加突出文化对于一个政党、民族、国家实现自我认同、情感凝聚、行动自觉的理想信念作用,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这些论述把文化自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发展。

  第二,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本质。“什么是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拓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深刻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不仅凸显了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更为重要的是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逻辑起点、深层底蕴和理论制高点。在当代中国,坚定文化自信的实质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第三,从文化上开掘和丰富了党执政的合法性资源。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取决于人民的认同与拥护。人民认同和拥护党的领导,不仅因为党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还因为党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系列论述,事实上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也是文化的选择,明确了我们党取得执政地位的文化依据。

  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落后挨打、文化自信和国民自信受到极大损伤的艰难岁月,只有中国共产党成功完成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想象与意义建构,制定并领导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愿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而中国共产党人顺应了这样一种历史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后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懈地进行文化创造、文化积累、文化超越的历史性成果,使得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系列论述,还深刻阐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领导与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一致。当前,在中国处于最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时刻,世界局势波谲云诡,文明冲突愈演愈烈,西方文化对我渗透、侵略加剧,国内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流毒甚广。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是我们党在世界文化沧海横流、风云激荡中的自觉使命担当,我们不仅有信心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且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豪迈而客观地指出的,“当今世界,要说那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毫无疑问,在当今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的自信与中国共产党的自信是一体的。

  第四,从政治文化角度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是要办好中国共产党的事情。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总方略即“四个全面”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证。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引导党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坚守正道,就必须坚定文化自信,要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没有中华优秀传统、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习近平总书记还深刻指出,党内政治文化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党内政治文化是党的建设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构筑党内政治文化基础,需要强大的文化支撑。可见,坚定文化自信事实上成为了全面从严治党乃至整个治国理政的重要抓手和“阿基米德点”。

 

    (作者沈湘平,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返回顶部】 【内容纠错】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让中国文化软实力更硬、更强、更精彩
下一篇: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文化交流工作要点
签收情况
序号 所属部门 签收人 签收IP 签收时间 过期时间 签收状态
信息日历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  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84号 电话:029-83690093 邮编:710061      陕ICP备20001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