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 刘济兵)
常常听别人说:“哎,现在没有读书的时间和精力了。”常常别人也对我说:“你现在太忙了,没有时间看书了!”
果真如此吗?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2月7日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谈到爱好,我个人爱好阅读、看电影、旅游、散步。”“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就是读书,读书已经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毛主席一生爱读书,他读过136524本书。一生都在读《三国》、《老子》、《资质通鉴》、《孙子兵法》、《史记》、《论语》,读书也成了毛主席的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有毛主席和习近平总书记忙吗?
“十亿人民九亿赌”,为什么打麻将就有时间了?“一到歌厅我就吼,从来不嫌声音丑。”为什么笙歌逍遥有时间了?我们说没有时间读书,我们应该汗颜到脚下需要一个地洞让自己钻进去!
再看看古人:西汉的匡衡,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这就是著名的“凿壁偷光”成语的来历。
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闭门三年对《阴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
一年夏天,毛主席出差到武汉。在大“火炉”里,毛主席每天晚上坚持看书,汗水不断地顺着脸颊往下淌。他风趣地对工作人员说:“读书、学习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流下了汗水,学到了知识!”
我们今天开关一按就光亮如昼,空调一开就四季如春,条件好到古人做梦都想不到,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读书吗?
那么是不是我们的能力已经到了不需要读书的程度呢?不是,绝对不是!看不懂报纸的大有人在,出门找地方不能用眼只能用嘴的大有人在,台上讲话脱稿就瞠目结舌的大有人在!
因此,我实在找不到可以不读书的正当理由。如果有的话,只有懒惰、堕落和社会的“风尚”。
(教务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