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第六期中青班 余西英
延安,这个千沟万壑黄土高原的小城市,却是一代人心心念念的地方,心之所向、神之所往,它的魅力是别的城市永远无法企及的……七十多年前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延安这片土地开始改变他的容颜,十三年的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在这个革命的落脚点,担当了天下、重拯了乾坤、砸碎了一个旧世界;还是在这个出发点,又创造了一个新世界。
延安,老一辈革命家工作、学习、生活、战斗的地方,提起来,恐怕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在延安革命纪念馆,用大量的文字、图片及文物陈列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
二十世纪上半叶,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一幅幅照片及几千件革命文物及雕塑、油画、图表、场景复原等展品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党中央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苦岁月,再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人当年在延安的光辉业绩。
跟随讲解员的步伐,我用心感受那段火红的历史,既有怦然心动,更有黯然泪下。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每一处旧址都有扣人心弦的故事。在杨家岭、枣园,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张闻天、彭德怀等中央领导的旧居。领袖们就住在这样一座座窑洞里,一张床、一张办公桌、一盏油灯、一张地图,组合了一个家、一个作战室、一个指挥部。
睹物思情,油灯下我仿佛看到了伟人们写下的宏伟诗篇、定下的一个个精妙绝伦的战略方案。正是这样一种殚精竭力、忧国忧民的精神境界,党中央和毛主席在延安运筹帷幄,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苦岁月,指挥千军万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争奇迹,领导和指挥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全面胜利。
南泥湾,一想到这个地方,我就不自觉哼起了那首脍炙人口的名歌《南泥湾》来,眼前佛现出当年军民亲如一家,自力更生、开荒种田,军爱民、民拥军一幕暮暖心的场景。正是在开荒过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
在短短的三年内,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为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梁家河,一个“普通”的在中国版图上难以找到的黄土山沟,是习近平当知青插队劳动的地方,几十年来一直情系梁家河,他在繁忙的工作中,“四次复信”梁家河村,还千里迢迢从福建来到梁家河看望乡亲给全村每户人家带了礼物。
2015年2月13日总书记又一次回梁家河探望乡亲,深情讲道“1969年1 月,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就到了梁家河。在这里一待就是7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从此,这个陕北小村庄名扬九州。 习近平在梁家河扣好了人生第一例扣子,开始了“为人民做实事”的远行。这是情之所系,更是志之所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闪耀的坚定信念、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实干担当、敢为人先、廉洁奉公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唯初心永不改变。我们来到梁家河,实地感受,身临其境学习习近平在梁家河树立的崇高精神,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努力创造美好生活注入不竭内生动力。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延安,是中国共产党人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是我们心中最神圣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