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教学设施
    • 学院风光
    • 地理位置
  • 新闻中心
    • 社院新闻
    • 统战时讯
    • 要闻关注
  • 党建工作
    • 理论学习
    • 党员活动
  • 教学培训
    • 教务管理
    • 教学动态
    • 师资力量
    • 学习体会
  • 科研工作
    • 科研动态
    • 经典论述
    • 科研管理
    • 政策法规
    • 统战文选
  • 文化交流
    • 中华文化
    • 陕西地域文化
  • 后勤服务
首页 >  新闻中心 >  统战时讯

【见证•2022】统一战线年度热词盘点(4-7)

2023-01-09 17:47:21 供稿:来源 统战新语
浏览字号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948
点赞
0

4

民主党派工作篇
民主党派全国代表大会

根据民主党派章程规定,民主党派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民主党派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选举新一届中央委员会;新一届中央委员会选举中央主席、副主席和常务委员,组成中央常务委员会。
2022年12月7日至12月23日,各民主党派陆续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完成既定议程,顺利实现新老交替,共选举产生了各民主党派新一届中央委员1531名、中央常委365名。中央委员平均年龄约为54.5岁,中央常委平均年龄约为57.6岁,年龄结构、年龄梯次比较合理。中央委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078人,占总数的70.4%;女性471人,占总数的30.8%。中央常务委员会主要由中央领导班子成员、各省级组织主委、部分高层次代表性人士组成,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88人,占总数的78.9%,女性89人,占总数的24.4%。
由85人组成的各民主党派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平均年龄59.9岁,其中,两院院士15人、博士学位54人。一批有着行政领导经历或党务工作经历的高层次专家学者,作为复合型人才被充实到新一届领导班子中,党派特色凸显、实干经验丰富。
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


2022年3月3日,各民主党派“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动员会在京召开。

2022年3月3日,中央统战部组织各民主党派中央主要负责同志召开“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动员会。各民主党派认真部署开展政治交接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学习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时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热潮,巩固拓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关于多党合作的重要论述,团结引领各级组织及广大成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主题教育扎实深入,取得积极成效。

2022年,中国共产党隆重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各民主党派中央和省级组织进行了换届。各民主党派深入开展“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强化理论武装、坚定历史自信,不忘合作初心、弘扬优良传统,进一步提高参政党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确保政治交接真正体现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


2022年4月1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经中共中央同意,2021年6月,由中央统战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共同牵头,支持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开展为期5年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重点围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城镇污水垃圾处置、工业污染治理、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控、水生态保护和修复、塑料垃圾污染治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调度、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情况等内容,聚焦长江干流流经的11个省区市(西藏、青海、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就当地党委政府落实中共中央关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情况进行监督。
各民主党派中央高度重视,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围绕监督重点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各民主党派中央主席、副主席等带队开展调研,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先后就落实长江流域协调机制、保护长江渔业资源和珍稀物种、提升微小河道水质、实施洞庭湖生态疏浚系统治理、加强城市水体污染防控等问题,深入开展实地调研和线上调研共149次,通过“直通车”形式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监督报告7份,向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反馈意见建议620余条,促进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效。

5

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篇
无党派人士同心跟党走


2022年11月24日,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在京召开。

无党派人士作为最早追随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力量之一,始终坚持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选择,不断擦亮与党风雨同舟、团结合作的政治底色。

2022年,广大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中开展“喜迎二十大、同心跟党走”主题教育,积极为党的二十大召开营造良好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央统战部举办第27期无党派人士理论研究班,夯实政治共识,提升政治能力。各地党委统战部门纷纷召开座谈会,重温与党合作光荣历史;举办培训班,提升参政议政能力本领;聚焦党的二十大主题,积极建言献策助力高质量发展;深化机制创新,释放知联会等平台活力。党的二十大召开后,中央统战部组织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代表座谈,交流学习二十大精神的心得体会,畅谈与党团结奋斗的感想感悟。

无党派人士与党团结合作

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要加强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充分体现了党对无党派人士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关怀。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力量,新时代无党派人士要持续深化与党团结合作,助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2年,无党派人士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职责。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经济工作等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无党派人士深入研讨交流,凝聚群体智慧,提高发言质量;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调研,在2021年首次开展相关工作基础上,建立健全主题选定、专家遴选、实地调研、统筹协调、撰写报告等全流程工作机制,探索开展“一主一辅多点支撑”的多种形式调研,持续围绕“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主题提出建议;围绕“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富裕”主题,开展考察调研,聚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和主要问题,研究提出分阶段推动共同富裕的工作目标和实现路径,在调研协商座谈会汇报了调研成果,得到中央领导同志肯定。

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共同奋斗的政治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并不断完善相关方针政策。

2022年,中央统战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根本,不断夯实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加强政治引领,开展“喜迎二十大、同心跟党走”主题教育,举办党外知识分子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训班,组织党外知识分子围绕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交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加强价值观引领,把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作为学习培训、国情研修的重要内容,宣传先进典型,引导党外知识分子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事业引领,支持党外知识分子通过专家组、考察团、服务团等平台载体发挥优势作用,将“作贡献”与“受教育”结合起来,在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中深化对世情国情的理解,增进政治认同。


6

民主党派工作篇
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在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民族团结园内,有块1951年立下的民族团结誓词碑,上面刻有当时多位民族代表立誓后,用汉语、傣语、拉祜语写下的签名,这块碑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图为建碑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哈尼族老人方有富讲述团结碑的历史。

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到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相关方面,正确处理中华文化和本民族文化的关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思想文化基础。

有关部门和地方有形有感有效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编写出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举办“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就与举措”新闻发布会。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建设,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作,创办《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期刊。举办省部级干部民族和宗教工作专题研讨班,做好西部地区和其他民族地区挂职锻炼工作。启动各族青少年交流、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三项计划”。


7

宗教工作篇
宗教中国化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深刻阐明了我国宗教健康传承的规律,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任务,为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定航指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一重要论断在宗教界引起强烈反响,凝聚起广泛共识,并转化为生动实践。各全国性宗教团体分别制定推进本宗教中国化五年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各地宗教界深入开展“四进”宗教活动场所、“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等活动,引领广大信教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各地宗教界还普遍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体验活动,引导广大信教群众积极融入我国优秀传统习俗,文化认同不断提升。我国各宗教紧跟时代步伐、推动自我变革,深入挖掘教义思想中适合我国国情特点和时代特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将成果融入讲经讲道中。宗教中国化逐渐成为学术热词,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聚焦宗教中国化开展学术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经过多年努力,宗教中国化的要求正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融入宗教政策法规、宗教经典阐释等深层次领域,为新时代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奠定了基础。
首届全国宗教界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图片图片

2022年12月29日,中央统战部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首届全国宗教界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近年来,全国宗教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坚决执行党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决策部署,自觉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涌现出一批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他们政治上坚定可靠、工作上担当作为、行为上遵规守法、教风上严肃端正,是我国宗教界的优秀代表,是全国宗教界学习的榜样。
大会表彰先进集体253个和先进个人156名。全国宗教界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比表彰每5年举行一次,此次为首届表彰。
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办法

2022年4月8日,国家宗教事务局令第18号公布了《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由国家宗教事务局和财政部联合制定,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
《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宗教事务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办法》的公布施行,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规范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维护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提升宗教界自我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办法》共十章五十五条,进一步完善了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制度。《办法》规定,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机构,重大事项经场所管理组织研究决定;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建立并妥善保管会计档案;制定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各项收入存入单位银行结算账户,不得存入个人账户,并应当用于与本场所宗旨相符的活动,不得用于分配,不得用于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领域、活动;制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对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文物文化资产等的管理。《办法》明确宗教事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管职责,以及场所财务人员、宗教教职人员、捐赠人和信教公民的监督权利。
宗教对外交流


2022年,国家宗教事务局支持和指导宗教界创新形式,扎实开展好宗教对外交流工作。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举办2022年博鳌亚洲论坛“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中外嘉宾以“千江映月 美美与共——文明因交融会通而历久弥新”为题,共同探讨宗教与文明交流互鉴理念。中国宗教代表团赴哈萨克斯坦参加第七届世界和传统宗教领袖大会,在国际跨宗教多边交流场合阐述中国宗教界的理念和主张,展现了中国宗教界的良好形象。中国基督教代表团赴德国参加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第11届大会,延续了因疫情中断的线下交流。
中国佛教协会线上出席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参加联合国卫塞节庆祝活动、举办澜湄流域佛教交流会、与日本净土宗、韩国佛教宗团协议会等友好组织进行对话,发起“法显大愿慈善计划”并协同7座寺院募捐善款援助斯里兰卡,与香港佛教联合会共同主办“一脉翰墨情 共筑复兴梦”书画展。中国道教协会成功举办2022中西道教界线上交流会,派员出席2022澳门道教文化节活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派员视频参加伊朗主办的第36届伊斯兰团结大会,积极开展与印尼穆斯林团体的互动交流。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与比利时鲁汶南怀仁基金会、联合圣经公会举行视频会议,与天主教香港教区共同主办第二届(内地—香港)“天主教中国化”神学分享交流会。中国基督教两会分别与联合圣经公会、英国圣公会、“中国伙伴”组织、“中国教会之友”等举行视频会议。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全国协会与基督教青年会世界协会举行视频会议,应邀出席新加坡基督教青年会成立120周年线上纪念活动。协助“中宗和”安排中国五大宗教代表人士出席“世宗和”、“亚宗和”有关会议和活动,支持中国宗教界为世界与亚洲的和平贡献智慧和力量。
广东省佛教协会与香港佛教联合会、澳门佛教总会联合举办2022粤港澳大湾区佛教文化交流会系列活动。深圳市佛教协会与柬中友好协会共同举办2022南海佛教深圳圆桌会,并首次在柬埔寨金边设主题论坛。
【返回顶部】 【内容纠错】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见证•2022】统一战线年度热词盘点(三):助力乡村振兴篇
下一篇: 【见证•2022】数说统一战线这一年
签收情况
序号 所属部门 签收人 签收IP 签收时间 过期时间 签收状态
信息日历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  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84号 电话:029-83690093 邮编:710061      陕ICP备20001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