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
汉中学习体会(一)
作者:第六期中青班全体学员
2018年5月7日,陕西省社会主义学院第六期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赴汉中开展现场教学活动。
五月的三秦大地,春意盎然。培训班全体学员乘坐去年开通的西安至成都高铁奔赴汉中。遥想“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的古代,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今天,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一日千里,从高速公路到高速铁路,瞬息间,越陌度阡,穿山过岭,不仅天堑变通途,巍巍秦岭森严气象也变了颜色,变得水亲山近,与人为善。这是伟大的人间奇迹,彻底改变了中国古老大地的面貌。同学们纷纷表示,书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眼望着祖国的现实成就,能获得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对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认同。
很多多年前来过汉中的同学表示,汉中的变化真是日新月异。不仅经济繁荣,人民富裕,高楼林立,而且环境变得更为优美,绿水潺潺,杨柳依依,天高云淡,显示了国家治理环境,发展经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社会发展观深入人心。
下午赴汉中市兴汉新区考察,在兴汉新区规划馆听取兴汉新区的建设规划。兴汉新区是以汉中享誉世界的汉文化历史遗存为依托,以优良的山水生态建设为先导,以大绿生态为基础,以大汉文化为主导,以大水河湖为格局,将建成具有中国方向、陕西特色和汉中模式的示范新城镇。
兴汉新区勇于开创,砥砺前行。创造出浓缩三千里汉江风情,呈现出“天上银河,地上汉水”的千古梦境,在“汉源湖”“鑫源湖”的核心地区,统筹布局汉文化博览园、汉乐府、蜀道乐园等重点建设群,历史文化保护和自然生态建设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兴汉新区在国际视野下进行规划,以人为本,百业荟萃,将消费型、生活型产业融入城市,将城市生活变成产业,极大地推动了汉中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实现群众利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多赢,为汉中全域旅游建设新地标,为陕西文化旅游打造新高度,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贡献新亮点。
在“汉人老家街”“丝路风情街”“汉字博物馆”“汉街”等项目参观考察。这些项目统合汉民族传统民居建筑,以中国传统城市的原型“闾里”为设计依据,植入汉代十三州的空间概念,打造一处能让所有汉民族产生历史情感共鸣的精神空间。其中“张骞风情街”以张骞出使西域的历程为设计理念,展示汉民族自古以来伟大的开拓进取精神。
在“ 天汉文化旅游产业园”参观,这里依托汉江的极其丰富优质的水资源和自然生态景观,建设供市民群众休闲运动娱乐的高规格主题公园,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白鹭翩飞,锦鳞游泳,使人深切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时代社会发展先进理念。
全体同学在参观过程中深受振奋鼓舞,感到在陕西这片历史文化资源深厚,自然生态宝藏蕴藉无穷的广阔天地里大有可为,为人民,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工作充满了各种各样机遇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