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机构设置
    • 现任领导
    • 教学设施
    • 学院风光
    • 地理位置
  • 新闻中心
    • 社院新闻
    • 统战时讯
    • 要闻关注
  • 党建工作
    • 理论学习
    • 党员活动
  • 教学培训
    • 教务管理
    • 教学动态
    • 师资力量
    • 学习体会
  • 科研工作
    • 科研动态
    • 经典论述
    • 科研管理
    • 政策法规
    • 统战文选
  • 文化交流
    • 中华文化
    • 陕西地域文化
    • 智库专家
  • 后勤服务
首页 >  学员风采

第六期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汉中学习体会(二)

2018-05-14 17:00:19 供稿:jwc
浏览字号
大 中 小
浏览次数   
1162
点赞
0

第六期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

汉中学习体会(二)

作者:第六期中青班全体学员

2018年5月8日,第六期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汉中教学活动赴勉县、城固考察学习。通过前期的学习,学员们更加巩固了共识,增强了凝聚力,对汉中的经济文化发展有了直观感知,增强了对陕西省情和地域发展的客观认识。

跨过汉江沔水,我们来到汉中市勉县武侯祠,参观学习由陕旅集团开发的“诸葛古镇”文化产业园区。诸葛古镇南依汉江,北临武侯祠,东连马超墓,西接阳平关,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是陕西省十大重点文化项目“两汉三国文化景区”的开篇之作。景区总占地面积三百亩,总投资三点五亿元,集历史文化、民俗文艺、实景演出、休闲娱乐、人文建筑为一体。整个园区以诸葛亮“八阵图”为建筑设计理念,以一条水街和一条旱街为建筑布局线索,体现诸葛亮波澜壮阔的一生事业,显示他为国为民坚持理想,忠君爱国义薄云天的伟大精神。整个园区布局构思精巧,建筑恢宏典雅,历史文化气息浓郁,是文旅产业开发的成功样板。

下午,赴中宣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南郑县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学习,重温陕南苏区革命斗争历史。1932年12月上旬,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一万四千余将士,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出发,转战三千里,来到了川陕交界的大巴山区,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毛泽东同志指出:“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个大区域,……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有非常重大的作用和意义。”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充分、细致、客观、完整地展示了陕南苏区的伟大斗争。在连天雨雾中,仰望清峻深邃的大巴山,俯瞰烟波澹荡的红寺湖,最大程度贴近历史现场,我们对革命先辈的斗争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只有参加红军,穷人才有饱饭吃!”、“为土地归农民而战!”、“一九三三年,红军到川边。建立新政府,工农掌政权。豪绅齐打倒,农民分了田。团结搞生产,日子比蜜甜!”“穷人们,齐团结,快来革命,争取那,苏维埃,胜利万春!”一句句口号、诗歌和画面穿越历史,展现在我们面前,分明铭刻着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通过一天的学习,学员同志们体会到两汉三国厚重历史文化的魅力,在“丞相祠堂柏森森”中感沐“两朝开济老臣心”忠义坚贞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学习到爱国主义和廉政思想从遥远的三国风云开始,经过陕南苏区的革命斗争,直到今天一脉相承:诸葛丞相“鞠躬尽瘁”,清廉淡泊的忠良死节仍是现代干部思想修养的最高标准之一;红四方面军用钢铁般的纪律和坚忍优良的作风赢得了无数战场胜利和百万川陕人民群众的倾心支持。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实地考察,同学们还学习到将文化资源与经济开发相结合的宝贵经验,意识到在继承中发展创新的文化产业实践对传承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条件水平有重大意义,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有具体的参考指导价值。

【返回顶部】 【内容纠错】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第六期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汉中学习体会(一)
下一篇: 第六期党外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汉中学习体会(三)
签收情况
序号 所属部门 签收人 签收IP 签收时间 过期时间 签收状态
信息日历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  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84号 电话:029-83690093 邮编:710061      陕ICP备20001616号